365体育手机版(官方)APP下载安装-Best Software

邮箱登陆   联系365体育官网入口
HUAQI TECH
为客户创造价值

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启示录

发布者:365体育手机版app下载 发布时间:2018-08-28  

08/28
2018
来源:安徽日报

一江碧水出新安,百转千回下钱塘。

从海拔1629米的休宁县六股尖发源,新安江逶迤东流,流经千岛湖、富春江,汇入钱塘江。千百年来,一江新安水,情牵皖浙两省。

如今,新安江流域是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行探索地,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。

探路生态补偿,呵护碧水东流。 2012年起,在党中央的领导下,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下,皖浙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,涉及上游的黄山市、宣城市绩溪县和下游的杭州市淳安县。

多年来,省委、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批示精神,高位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,取得了丰硕成果,积累了宝贵经验,形成了“新安江模式”。

新安江跨省断面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标准,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。试点工作入选全国十大改革案例,写入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。

问江哪得清如许?改革引得活水来。记者近日到黄山市和省相关部门采访,探究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基本经验。

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,聚焦“互利共赢”抓试点

——两轮试点,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,新安江上游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

干流总长359公里的新安江,三分之二在安徽境内,平均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近七成。新安江上游水质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千岛湖水质的好坏,关乎长三角生态安全。

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以来,皖浙两省已实施两轮试点,每轮试点期三年。两省协同发力,安徽省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,省委、省政府主要领导推动试点工作。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改革纳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,列为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,纳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工作范畴。每年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均进行专门研究部署。

6年来,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,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启示。流域地区探索出“新安江模式”,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,以生态补偿为核心,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,以绿色发展为路径,以互利共赢为目标,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。

首轮试点设置补偿基金每年5亿元,其中中央财政3亿元、皖浙两省各出资1亿元。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,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,否则相反。第二轮试点按照“分档补助、好水好价”标准,皖浙两省各增加1亿元。试点以来,新安江上游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条件。黄山市及绩溪县共获得国家补偿20.5亿元、浙江省补偿9亿元、安徽省补偿10亿元,其中黄山市共获得国家补偿18.2亿元、浙江省补偿8.4亿元、安徽省补偿9.2亿元。

补偿机制开启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。 6年来,黄山市突出规划引领,成立新安江保护局,实施5大类225个项目,累计投入126亿元推进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。

2018年4月12日,由原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编制的《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绩效评估报告(2012-2017)》通过专家评审。该报告显示,试点实施以来,新安江上游水质为优,连年达到补偿标准,并带动下游水质与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,新安江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。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一系列数据“闪亮”呈现着新安江畔的绿色效益:经原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评估,2017年新安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246.5亿元,水生态服务价值总计64.5亿元。 2012年至2017年,黄山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.7%,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.6%。尤其是二轮试点以来,生产总值连续跨上500亿元、600亿元两个台阶,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。乘流域保护治理东风,农村道路、农网供电、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。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,不仅撬动了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,而且探索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显著提升。

以生态补偿为核心,聚焦“水质更优”抓防治

——坚持“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”,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,源头控制、靶向治疗是治污的有效方法

在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,有一座历经沧桑的明代古塔。塔下,新安江支流丰乐河缓缓流淌。曾经,塔边、河畔聚集着30多家化工企业,河水脏臭不堪。如今,登上古塔旁三层楼高的点将台,昔日高耸的大烟囱不见踪影,老厂房成为旧址。升级、搬迁、关停,黄山市引导规模企业统一搬迁进入循环经济园区。

源头减排、控制污染,涉及园区产业、水上船上、农业面源、城乡生活等多方面。

在人均耕地只有0.7亩的歙县街口村,“水”历来是村民们安身立命所在。“过去家庭开支全靠网箱养鱼。”街口村村民汪文金,是位有着近30年养鱼经验的老渔民。 2012年起,黄山市整治新安江流域,要求拆除所有网箱。当年11月,汪文金拆除了1万多平方米的网箱,领了补助款。在政府扶持下,一批批渔民洗脚上岸,开始了全新的生活。

“防治流域污染,365体育官网入口深入实施包括网箱退养在内的10个全覆盖。”黄山市财政局局长汪德宝说。10个全覆盖即覆盖村级保洁、河面打捞、农药集中配送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、网箱退养巩固提升、重点河道综合治理、采砂洗砂治理、重要支流水草治理、增殖放流、沿河服务行业污水处理。

聚焦织密防控网络,黄山市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环境治理体系。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,完成禁养区124家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等;强化工业点源污染防治,近年来关停淘汰污染企业170多家,整体搬迁工业企业90多家,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;强化全域环境整治,去年城镇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100%和80%。环境问题在一些地方已成为民心之痛、民生之患。黄山市瞄准污染源头,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,做到水上污源全收集、岸上污源全覆盖、产业污源全监管,守住了生态安全底线。

综合治理之下,水体清起来了。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,黄山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%,每年向千岛湖输送60多亿立方米干净水。

“新安江模式”坚持增进优美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民生观。省环保厅等部门调研报告指出,新安江实践充分表明,源头控制、靶向治疗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。绿色发展,要坚持“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”,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,集中力量保卫蓝天、碧水、净土。

以生态保护为根本,聚焦“景色更美”抓联动

——坚持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”,把保护修复生态作为首要任务,多谋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善事

沿G205国道进入徽州区洽舍乡,一路可见绿波奔涌的山峦、蜿蜒清澈的丰乐河,以及点缀在山涧溪畔的古朴民居,宛若置身水墨画卷中。

“365体育官网入口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,很多游客来了都不想走。 ”村民张海龙说,他把自家的三层楼房改造成了农家乐,提供集住宿、餐饮、农事体验、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农家乐休闲度假服务,年收入从过去三万元涨到现在十余万元。

山清水秀空气好。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城市排名中,黄山市位列全国1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二名,仅次于海口,优于珠海、拉萨。

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,是相互依存、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。黄山市从流域整体性和治理系统性出发,既重显绩更重潜绩,统筹推进森林生态建设、水土保持和流域治理等,组织实施了一批实打实的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,着力提升生态系统整体功能。

突出森林涵养,该市近年来深入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,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535万亩,退耕还林107万亩,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111万亩,森林覆盖率、有林地面积、活立木蓄积均居全省第一,努力以“万亩林海”涵养“一江清水”。突出工程涵养,总投资30亿元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月潭水库即将竣工;完成新安江上游16条主要河道综合整治,疏浚和治理河道123公里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多平方公里。突出湿地涵养,湿地保护率达43%,流域水体自净能力显著增强。

风景美起来了,黄山市生态颜值成为全国标杆。以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契机,黄山市以新安江干流为主轴,绘就了一幅山水相济、人文共美的精彩画卷。

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马乐宽认为,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践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。黄山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,开展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,践行了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科学自然观、“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”的整体系统观。

新安江实践充分表明,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。绿色发展,要坚持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”,把保护修复生态作为首要任务;强化系统思维,多谋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善事,多干保护自然、修复自然的实事,多做治山理水、显山露水的好事,真正还自然以宁静、和谐、美丽。

以绿色发展为路径,聚焦“产业更强”抓特色

——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关键举措,立足比较优势,找准转化路径

张金开是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村民,种茶几十年,他算了一笔账:“2011年,我每采摘1斤鲜叶只能卖到40元,今年1斤鲜叶能卖到150元,价格翻了好几倍。 ”在他看来,收入倍增要归功于家乡的好生态。茶农得实惠,企业也获利。作为欧盟茶叶市场的供货商,新安源有机茶公司连续20年获得欧盟有机茶认证。公司负责人方国强表示,2011年公司销售额为7000万元,2017年则上升到1.5亿元。践行“两山论”,兼得“富与美”。黄山市不仅发展“一杯茶”,还有“一尾鱼”“一路景”“一瓶水”……

泉水养鱼是休宁县板桥乡徐源村沿袭千年的传统。村民们将泉水从山中引入家中的鱼塘。 “泉水鱼是用山上冷泉水养大的,它们的生长期慢,往往需要养3年以上才能养大出塘。 ”村民胡成九说,泉水水质好,养出的泉水鱼营养价值也高,80元1斤,是普通草鱼的几倍。从养鱼自家吃到开办“渔家乐”,再到把泉水鱼卖到全国各地,村民们的腰包鼓了。

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竞争力,生态环境优势也是生态经济优势。黄山市坚决摒弃“先污染、后治理”的老路,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,将释放生态红利、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,探索出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有效路径,让好山好水成为老百姓的“摇钱树”“聚宝盆”。

该市大力发展精致农业,因地制宜发展有机茶、干鲜果、泉水鱼、中药材等特色种养,推出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绿色农产品,去年茶叶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、出口额占全国12%,泉水鱼综合产值1.4亿元、带动近4000名群众脱贫,实现“草鱼变金鱼”。发挥水资源优势,着力打造百亿元水产业,加速成为全国重要的天然饮用水生产基地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,深入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,七成以上的村庄参与旅游服务,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5780万人次、同比增长11.4%,旅游总收入506亿元、同比增长12.4%。

产业兴起来了,黄山市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特征日益明显,以旅游业为主导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、精致农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,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居全省首位,绿色食品、汽车电子、绿色软包装、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。

“新安江模式”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绿色发展观。中科院院士、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表示,有了绿水青山,要将之变为金山银山,做好水和生态“大文章”,发展水经济、水产业,让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上游地区享受生态保护红利。

新安江实践充分表明,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,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。绿色发展,要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关键举措;牢固树立“两山”理论,立足比较优势,找准转化路径,使绿水青山的自然财富、生态财富变成社会财富、经济财富,更好造福人民群众。

以机制创新为保障,聚焦“制度更活”抓管理

——坚持“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”,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作为根本保障,以健全制度规范行为,以严管重罚倒逼落实

“昨天暴雨冲刷下来的大型树枝已经清理。 ”近日早上8点,屯溪区黎阳镇新江村村级河长毕小汶巡查辖区流域后,在河长制巡查记录本上认真记录。 “每天早上和傍晚,我都要去河边查看,及时安排清理漂浮物。 ”毕小汶说。

7月18日,黄山市政府58号令发布施行《黄山市河湖长制规定》。该规定是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的河湖长制专项地方立法。此前,黄山市在全省最早开展河长制试点,覆盖该市大小河流及水库塘坝等水域,共设立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河长2235名。此次规定出台,明确各级河长河湖管理权力和义务,标志着黄山市河湖长制进入依法履职新阶段。

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、依靠法治。黄山市坚持加快立法进程,强化制度执行,强化激励约束,形成了责任清晰、奖罚并重、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。

该市着眼抓常抓长,推动流域保护治理迈入制度化和法治化轨道。健全法规体系,先后出台综合治理目标管理、规范试点资金使用、区县断面水质考核等70多个规范性文件,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、农药使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,形成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制度防线。健全联控体系,建立上下游定期协商、联合监测、联合打捞、联合执法、应急联动等常态化工作机制。截至2017年底,共开展72次联合监测,监测结果均得到双方认可。健全责任体系,在全省率先实施河湖长制,全面推开“林长制”,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,实行生态环保考核“一票否决”。健全融资体系,创新设立新安江生态补偿绿色发展基金等。

机制建起来了。黄山市聚焦流域保护治理任务不清、责任不明等难点问题,建立了任务明晰、要求具体的目标管理机制,完善了市县乡村一级抓一级、上下游联动、各部门配合的责任落实机制,形成了大环保工作格局。

“新安江模式”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,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严密法治观。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曾凡银认为,新安江试点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一大成果是,打造共谋共建共享、互利共赢的空间格局。皖浙两省建立起环境责任协议制度,完善了横向补偿工作机制。

新安江实践充分表明,扎紧制度笼子,强化制度执行,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。绿色发展,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,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作为根本保障;以健全制度规范行为,以严管重罚倒逼落实,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治长效。

以共建共享为抓手,聚焦“氛围更浓”抓引导

——坚持“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”,把开展全民行动作为内生动力,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,凝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

在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,“生态美超市”家喻户晓。村民盛杏源是常客,带着20个塑料瓶就能兑换一包盐,一纸杯烟蒂可换一瓶酱油。流口村地处皖赣交界处,新安江源头的两条支流在这里交汇后流出大山。 “村民们沿河而居,过去将垃圾往河里扔,一发大水岸边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垃圾。 ”流口镇负责人说,作为黄山市首家“垃圾兑换超市”,超市开张2年来“生意兴隆”,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。村民们不再乱丢垃圾,而是攒起来换用品,环境也更清洁了。

“垃圾兑换超市”的出现,是基层群众由被动到主动、由自发到自觉保护新安江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。

良好生态环境全民共享、全民共建。黄山市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,大力倡导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、建设者、受益者,通过农药集中配送、垃圾兑换超市、绿色产品开发、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,让老百姓尝到了生态保护的甜头,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支持的积极性。

该市既注重生态环境“外在绿”,更追求生产生活方式“内在绿”,努力让绿色环保理念厚植群众心中。推行绿色生产,主动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开刀,2015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农药集中配送,大力推广生物低残留农药,现已实现乡镇全覆盖。流域企业创办民间水环境保护基金会,每年向优秀保洁员、环保先进者发放“生态红包”,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环保的热情。弘扬绿色风尚,流域各村将环保理念写入村规民约,常态化开展公益宣传、志愿服务等活动,传播人水和谐、生态有价的生态文明理念,形成了保护环境、从我做起的高度自觉。

氛围浓起来了,环保意识深入人心。随着试点深入推进,生态文明风尚深入大众、植根人心,成为流域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。

马乐宽认为,新安江生态建设与民生工程有机结合,获得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参与,逐步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、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,践行了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”的基本民生观、“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”的全民行动观。

新安江实践充分表明,良好生态环境关系每个地区、每个行业、每个家庭,人人受益,也需要人人参与。绿色发展,要坚持“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”,把开展全民行动作为内生动力;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,倡导乡风文明,注重文明实践,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,杜绝旁观者、局外人,凝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。
XML 地图